
贸易顺差为什么外汇没有增加?(2017外汇新政反馈)
贸易顺差为什么外汇没有增加?
贸易顺差不是决定外汇增加的唯一因素,还有其他因素影响着外汇的流向
具体来说,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国际投资情况、外汇政策等等都会影响着外汇的增长和流向,所以贸易顺差的增加并不能完全决定外汇的增长
此外,如果一个国家的贸易顺差增加了,可能只是意味着该国的进口减少了,而不是出口增加了,这也会对外汇的流向产生影响
因此,不能简单地将贸易顺差与外汇增长联系起来
1.
外贸顺差对外汇储备增加有帮助,但并非唯一影响因素,货物贸易,直接投资,资本流动,商业融资,金融交易都会影响国际收支。我们常说的外贸顺差指的是海关总署公布的货物贸易顺差。但外汇储备规模则是根据外汇管理局的“国际收支平衡表”来定,货物贸易只是国际收支中的很小一部分,所以外贸顺差扩大,外汇储备不一定会增加。
2.
我国除了货物贸易项目外,还有很多对外项目,这些项目往往投资巨大,就会消耗很多外汇,如果这些逆差项目扩大的速度远超我国货物出口增加的速度,外汇储备自然就会减少。
3.
中美利率倒挂、中美争端,外资在我国资本市场大量抛售金融资产撤离,也是导致我国资本项目巨额逆差的原因。
外汇风险准备金率调整为零有什么影响吗?
10月10日晚间,央行公告称,自2020年10月12日起,将远期售汇业务(下称“远购”)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20%下调为0。10月9日(周五),国庆节后的第一个交易日在岸人民币对美元大涨近1.7%,夜盘收于6.6947;离岸人民币更是气势如虹,国庆期间持续攀升,上周收于6.6881。从5月至今,人民币在这5个月期间已经上涨了近5000点。
各界普遍认为,当年在2015年“8·11”汇改后出台外汇风险准备金政策(仅针对购汇,结汇不需要征收),是意在增加卖空人民币、买入美元的机会成本,避免贬值预期形成购汇的羊群效应。但如今,在人民币升值的一致预期下,取消风险准备金的机会成本已经很低了,即此时并无必要去抑制人民币远期卖空(或者说人民币远期购汇)的行为,早前非对称的逆周期调节理应暂时退出。
至于此事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交易员普遍预计,人民币快速升破6.7,这的确涨势过快,但有一定基本面支撑。鉴于10日的公告以及海外的不确定因素,11月前或更趋于区间波动。
准备金退出的市场影响如何?
这次调整对外汇市场的影响,市场普遍认为对人民币的影响有限。首先,在基本面的支撑下,并无需担忧人民币会出现大幅贬值。原因在于,若市场预期中期人民币偏向升值,远结(将美元换成人民币)的需求可能会上升。当然,由于利差因素导致远期成本已经较高(当前即期价格在6.69元附近,一年期远期水平在6.94元,对应掉期点1500点),而美元融资成本因为美联储大幅降息而骤降,远购风险准备金需求对远购的扰动大幅下降,可以预计远购风险准备金回归中性对远期结售汇整体均衡的冲击不大。
如果美元后续再度转弱,少了风险准备金后,远购需求增加也会缓解即期人民币升值速度。在汇率双向波动日益增加的背景下,远期市场回归正常有利于培育企业的避险意识。
同时,主流机构认为,美元中长期走弱的格局可能已经形成。若不算额外的财政刺激,当前美国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财政刺激规模已接近全球所有国家的总和。机构预计,美国财政部有望在2020年净发行美债4.4万亿美元,而美联储将配合,这从居高不下的资产负债表规模上便可见一斑。国庆前的一周,美联储资产负债表为7.09万亿美元,再一周前为7.06万亿美元,一个月前为7.01万亿美元。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2017年外汇管理新规定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有任何问题和不懂的,欢迎各位老师在评论区讨论,给我留言。